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东高考 > 文章正文
 
浅析: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方案
2007-3-21 10:51:00 来源: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体:小 大】

  广东省是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第一批省份,2007年将迎来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要求进行实验的第一批毕业生。为了进一步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改革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英语科考试,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广东省考试中心2006年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学英语教学课改情况进行调研,设计新的题型和考题,以更好地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

  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的题型设计方案从其结构及形式来看,有以下特点——

  平衡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

  所谓主观题就是需要考官在评分时作出判断的题型,如作文题。所谓客观题,其实是多项选择题。一些学者认为多项选择题无法直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在一些省份使用的高考英语科考卷中客观题占77%(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完型填空题等),主观题只占33%。但在广东省2007年高考英语科考试的方案中,客观题占60%(包括听力理解的大部分,以及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主观题占40%,这一改变符合《新课标》关于“终结性评价”的论述。《新课标》主张“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或语法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应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

  广东题把原来使用的单项填空(考查词汇和语法)题删去改之以“语法填空题”,要求考生在一段删除10个与语法有关的词的短文中,把原来的10个词填入。这种题型不但能减少考生不懂时猜对而得分的可能性,由于答案唯一,又能保持改卷时分数的一致性。再者,由于是在篇章中考语法,既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能避免出偏题或怪题。

  广东题增加主观题的比重还体现在增加了书面表达题型的题量和分数。以往的高考英语题中书面表达题只有一道,占25分。今年广东省高考英语科考题书面表达为两题,占40分,第一题为基础写作,第二题为任务型写作。这一变化也体现了《新课标》注重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当然,无论是书面表达题还是综合性题型的增加,都是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增加综合性题型

  综合性的题型指的是听加写,或是读加写的题型,当然在口试中也便是听加说。以上提到的语法填空便是综合性题型的一种形式,它不但要求学生读懂文章,而且要把删去的词填上。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做类似的事情: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信上弄得字词看不清时,要把看不清的字词重新写出。这样的任务需要的不是单一的能力,是读和写能力的综合。

  广东省英语科考试方案中,综合性的题型还有听取信息题和任务型写作题等,这些都是全国卷没有的题型。听取信息题要求学生在聆听后写下相关的信息,任务型写作则要求先概括一篇阅读过的文章大意,之后归纳对某一观点或某一事件的看法。这样的考试目标与我们平时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和表达思想的目的相似。

  比如,一位英国教师或朋友在电话中告诉我们新的电话号码或新的地址时,我们要边听边作记录。写读书心得也如同任务型写作,在做听加写的考题时,我们要处理信息,只写下需要的,这有个选择的过程。阅读后表达的任务型写作要求我们看懂别人的观点或经历,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有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题型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等。

  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

  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方案中,除笔试之外,一些报考外语或相关专业的考生来还要参加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由于口试使用计算机进行,通过计算机把考生朗读、角色扮演发问和回答,以及观看无声录像后口头作文的声音录下,考官可以在远距离经过反复听录音后给考生评分,考生可以在人为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用计算机辅助口试可以多角度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测试,落实了《新课标》要求的“口语测试着重检测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和交际的有效性”这一思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设计方案是落实《新课标》的结果,其设计是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对终结性评价的思想为根据的,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阐明的精神: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衔接。新课改将带动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将有利于新课改的前进。 (华南师范大学 何广铿)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